网站标志
当前日期时间
当前时间:
自定内容
扫码安装app
自定内容
手机版
自定内容
图片
文章正文
    【金融研究】探究农信社信贷领域诚信文化建设手段及措施
作者:陈龙基    发布于:2020-11-04 16:09:25    浏览 (7028)
摘要:信贷领域诚信文化建设是农信社必须坚守的底线和原则,诚信文化建设对农信社的合规管理、审慎经营、遵纪守法、防范信贷风险和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信贷领域诚信文化建设是银行经营管理的“软实力”,是农信社制胜的“基本点”,是建立信贷队伍的“必修课”。因此,必须加强农信社诚信文化建设,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编者按:今年五月,陕西省银行业协会举办了“加强诚信文化建设 提高银行维权意识”征文活动。汉中市银行业协会认真组织、广泛动员,共收到会员单位来稿13篇,经过评审筛选后,向省银协择优选送5篇征文参加评选。最终,《网络经济时代银行诚信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作者:王东)和《探究农信社信贷领域诚信文化建设手段及措施》(作者:陈龙基)分别荣获二等奖和三等奖。汉中市银行业协会荣获优秀组织奖。现将获奖征文刊出,供大家学习参考。

 

探究农信社信贷领域诚信文化建设手段及措施
作者:陈龙基


 

      摘要:信贷领域诚信文化建设是农信社必须坚守的底线和原则,诚信文化建设对农信社的合规管理、审慎经营、遵纪守法、防范信贷风险和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信贷领域诚信文化建设是银行经营管理的“软实力”,是农信社制胜的“基本点”,是建立信贷队伍的“必修课”。因此,必须加强农信社诚信文化建设,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关键词:农信社;信贷领域;诚信文化;文化建设;

      正所谓“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百年银行靠文化”,农信社信贷领域诚信文化建设是一项持之以恒的工作,需大力建设诚信文化队伍,提高信贷人员的履职能力。良好的信贷诚信文化需全体从业人员共同参与,从自身做起,不断影响周边其他人,让诚信文化建设深入人心、成风化人,成为促进农信社健康发展的内生力量。
      一、农信社建立诚信文化建设体系的背景
      现代社会是诚信社会,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及诚信是和谐社会的基础。2016年5月,原银监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银行业诚信建设的通知》,部署银行业信用体系建设重点工作[1]。农信社面对广阔的农村市场,是诚信社会建立的重要基础。只有将诚信意识植入到广大农村群众中去,诚信社会才有实现的可能。农信社在积极的宣传诚信意识,建立诚信农村金融圈体系,是当下时代给予农信社的历史使命。“末端发力,助力全局”建立信用村、信用社区到最后信用镇、信用乡的整体信用授信评级。自上而下形成体系,以点扩展到面,最终建立成农村信用金融圈。
      二、建立诚信文化建设体系对农信社信贷领域的意义
      (一)、降低农村市场信贷风险
农村客户群体具有天然“脆弱性”及相对“封闭性”,农信社主要服务的对象为农村客户群体,经济实力较弱,以抵押贷款的形式发放贷款时,农户大多数为自建房屋,无法满足抵押条件[2]。农信社为此多以扶贫贷款、小额信用贷款为主。一旦遭遇风险,农信社通过依法起诉,法院面对不具备执行条件情况下,农信社在追还贷款时便会收效甚微;法院将不良贷款客户纳入到失信人名单以后,限制高端消费,限制乘坐高铁、飞机等有限措施,在针对农村市场客户群体,鉴于其生活区域的相对封闭性,影响更加有限,导致绝大多数农村失信人员有恃无恐。此时诚信成为了贷户还款意愿的重要依据,只有完善诚信文化建设体系,将诚信意识根植于贷户,才能降低不良贷款的损失。
      (二)、加快农村整村授信进度
      整村授信,建立信用村、信用社区,是农信社在农村市场开展的重要工作之一。农信社以农村所在营业机构对辖区内所属村组,进行评级、整体授信。由机构客户经理进行完成,面对村组较多,客户经理工作负担较大且评级标准不明确等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导致农信社在建立信用村的进展缓慢。只有农信社将诚信文化建设体系提升战略高度,明确评级标准,紧密联系政府机构,以政府乡村振兴计划为契机,借助村长、驻村书记为支点,发放扶贫贷款为抓手,进行村干部组织培训,以发放补贴的形式调动村干部积极性,结合客户经理调研,快速推进信用村评级工作。根据汉台区劳动就业局创业促就业贷款投放数据显示,2020年需要投放8000余万元贷款,截止半年度投放数据显示,陕西信合投放占比仅为6.25%。农信社在创业促就业贷款业务方向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汉中市汉台区面临大面积城中村改造,城中村转变为社区,快速推进信用社区的建立,加强与劳动就业局联系。以信用社区为贷款投放便利的突破口,推进创业促就业贷款投放占比。
      (三)、建立诚信体系、树立信贷文化
      农村信用社盈利模式主要依靠存贷利息差额,获取利润。发放贷款成为主要的盈利手段,发放贷款基数变大,随之而来的便是不良贷款率的上升[3]。农信社近几年来,转型农商行的弊病也在于不良贷款率追高不下,成为企业运营的突出问题。农信社的合规文化体系成为化解不良贷款的内核因素,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人”的因素,将诚信植入企业文化当中去,才能长期缓解不良贷款率的上升趋势。现如今,政府强调建设诚信社会,法院高强度的执行力度,从司法的角度惩治老赖,为当下农信社化解不良贷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总结发现一笔不良贷款的发生,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表现:一是信用社自身素质,二是借款人因素,三是社会环境。[4]进行分析不难发现不论是信用环境、政策性因素,还是借款人逃废债务、骗贷逃贷,还是信用社管理不善、审批不严等原因,都表现出共同的特点“人的因素”,就是在贷款循环过程中,“人的因素”存在问题。只有将诚信文化体系建立起来,把信贷文化的培育当做“根系三农,相融共生,相知相伴,根系百年”的农信大业来打造。从根本上解决农信社职工的思想问题,降低“人为因素”发生的概率,从而降低不良贷款率的上升。
      三、建立诚信文化建设体系对农信社信贷领域的措施
      (一)、“内化于心”,加强信贷人员诚信建设
      信贷人员应做到恪尽职守,客观公正地按章办事,履行岗位职责,遵守流程程序。发放贷款是农信社赋予信贷人员的岗位职权,在行使放贷权利的同时,信贷人员也承担着贷款的风险性负责义务,不能推卸清收责任,更不能违背职业操守,以尽职为幌子谋取[5]。所有信贷业务从始至终都需遵循一定的流程与程序,信贷人员应严格遵照流程办理,贷前调查和贷后材料核查环节均不可或缺,应保管好借款申请书、合同、借据等各类资料。严格遵照规章制度、国家政策和信贷政策,把控并防范各类业务风险,避免轻内容,重形式。保证数据真实可靠,杜绝授信表上的形式主义。
      (1)加强信贷人员的诚信思想建设,培养信贷人员良好的职业素养,这是农信社带动其他建设的根基,有利于夯实信贷领域诚信文化建设的基础。只有落实好思想建设,才能保证信贷工作主动、全面铺开。引导职工认同使命,服务三农,改善民生。“三农”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三农”是我们最主要的目标客户,是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特色和优势所在。信贷文化通过统一的核心价值观、完备的管理体系、公平的激励约束机制,使职工在潜移默化中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自觉符合农村信用社的一贯宗旨。只有全体职工认同的使命,才能在职工心中形成信念。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入,服务三农也应该与时俱进,要时刻关注城乡经济发展,关注城乡居民生活,不断适应环境变化,为发展中的三农事业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 
      (2)提高信贷人员的诚信文化建设意识。农信社承载着为市场经济发展服务的职责,要想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就必须要其工作人员一贯坚持自觉的诚信行为,并在日常信贷工作中展现出诚信,各项工作都应以维护对方的正当利益为基础开展。信贷人员应以坚定的诚信信念为支撑,牢牢树立诚信意识,通过员工的良好职业道德,确保农信社坚定不移地守住诚信的底线,营造诚信文化氛围。信贷领域的诚信表现于责任落实,从制度上划分好贷前、贷中、贷后责任,依据制度追责,追责落实文件公开透明[6]。从信用社不良贷款众多纠纷案件总结,借款人在偿还不了贷款时,多以借款不是自己所用为借口,或以给信贷人员送礼为借口拒绝归还贷款。因为信用社个人类贷款一般在2至3年为还款周期,鉴于银行轮岗轮调制度,很多信用社客户经理已经调离,管户客户经理对其具体情况不甚了解,信贷员人员面临借款人的诬陷时,借款人提供不了证据,客户经理也无法自证清白,导致客户经理乃至信用社声誉受损。以陕西信合为例:2020年6月1日起,由省联社发文,每一笔贷款发放都需要借款客户签订廉政承诺书,防止客户以受贿为借口导致发生不必要的纠纷,具有纸质资料证明,最大程度的保护信用社的声誉。
      (3)严格落实好信贷人员的价值观、人生观教育。这是信贷人员保证诚信建设必备的人格基础。提倡信贷人员加强学习法律法规与政策,以提高其对市场规则的操作能力和运用能力。在开展信贷业务时,信贷人员需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为客户履行承诺,这不仅直观地体现出了其诚信,还能彰显出农信社的经营实力及对待客户的诚意。所以,农信社应经常组织信贷人员学习法律法规和金融政策,提高法治观念,解决好“人的因素”,真正认识到法律法规和金融政策在信贷诚信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二)、“外化于形”,着力推进信贷业务诚信文化建设
      农信社应大力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加速建立以征信系统为核心的诚信管理体系,真实、高效、详尽地记录和传递诚信信用信息[7]。对社会失信者,可建立联防惩戒机制拒绝交易,以免为欺诈者提供可乘之机,同时也能避免农信社自身陷入诚信风险之境。
      为了树立良好的社会诚信征信氛围,农信社有义务向社会加强诚信征信知识的宣传,可组织员工深入农村、社区,向广大人们群众介绍诚信征信知识,向普通百姓普及信用记录的重要性,进一步优化社会诚信氛围。并利用自身庞大的客户群体优势,群策群力,采取发放宣传折页和搭设咨询台等方式,在日常服务中潜移默化地开展诚信宣传活动,让诚信理念深入人心,并形成一种能够净化社会信用环境的文化氛围。
      (1)广泛发动基层群众,确保诚信信贷根基雄厚。面向用户和人民群众举办诚信教育系列讲座,开展诚信经营、诚实守信、职业诚信等方面的诚信教育培训工作。强化舆论宣传,让用户充分了解信贷内容,为信贷领域的诚信文化建设奠定基础。充分利用市场宣传橱窗、宣传栏,或采取制作宣传板报,印发宣传单的方式,登载诚信信贷相关内容,在社会上形成团结互助、效益共享、信息互通、风险共担的诚信文化氛围。
      (2)建立诚信信贷品牌,实行规范化管理,保证诚信信贷生命力持久。农信社应建立诚信档案,定期抽查检查,强化诚信监控,规范客户诚信评选程序,严格遵循申报、评议、审核、公议、备案、颁发证书等程序。诚信用户评选活动需利用银行也的联合征信系统进行审核,一经发现用户的不诚信行为,便取缔其评选资格。将更大的优惠力度和便捷让渡诚信用户。
      (3)将客户的诚信意识、诚信素质和文明程度作为发放贷款的核心标准,以防范信贷风险,保障信贷质量。积极参与行业竞争,不断优化自身服务质量,提高信贷效率。加强诚信文化建设,尽量提高授信额度、降低贷款利率,以更好地惠及百姓。
      四、总结
      诚信是个人、企业乃至国家的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与价值资源,是一种能让各类主体占据竞争优势的“特殊资本”。当今社会一再强调“诚信”,诚信文化建设刻不容缓。农信社不仅应将诚信“内化于心”,加强信贷人员的诚信意识,以更强的管理手段强化诚信建设;还应该将诚信“外化于形”,深度融合农信社的自身文化,将诚信文化建设融入日常信贷经营管理活动之中,有力促进银行企业文化与信贷诚信文化的深度融合,打造诚信信贷实力“品牌”。

 

参考文献
[1] 李云峰. 对农村信用社信贷文化建设的思考[J]. 经济视角, 2012(02):48-50.
[2] 余玉花. 诚信文化建设的方法论思考[J]. 伦理学研究, 2018, 000(006):118-122.
[3] 韦群生.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识别存在问题及对策[J]. 农业经济, 2019, 000(009):124-125.
[4] 欧阳旭东. 参透农村诚信建设的抑扬之道-构建农村信用体系的路径与攻略[J]. 中国农村金融, 2018.
[5] 马广奇, 易彬. 新时代背景下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 现代营销(下旬刊), 2020.
[6] 曹珅. 新形势下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研究[J]. 时代金融, 2020.
[7] 董树奇. 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观察与思考[J]. 吉林金融研究, 2019, 000(005):48-50.

 

 

 

      【作者简介】陈龙基,就职于汉中市汉台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石马信用社,任客户经理。初级经济师职称,拥有银行从业,基金从业,期货从业,证券从业资格证书,AFP国际金融理财师结业证书。国家级期刊累计发表论文七篇,其中科技核心期刊收录一篇。2018年荣获重庆市高教学会论文集三等奖。2019年重庆市高教学会财经分会三等奖。

 

浏览 (7028) | 评论 (0) | 评分(0) | 支持(0) | 反对(0) | 发布人:陈龙基
将本文加入收藏夹
 
汉中市银行业协会【官方网站】 地址:汉中市汉台区天汉大道邮政大酒店5层    国家工信部备案号:陕ICP备2023000439号    陕公网安备 610702020003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