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标志
当前日期时间
当前时间:
自定内容
扫码安装app
自定内容
手机版
自定内容
图片
文章正文
    “危”中藏“机”:银行业应提前布局消费变革
作者:转载 金融时报    发布于:2020-02-21 10:37:56    浏览 (1075)
摘要:“疫情对消费的影响‘危’与‘机’并存。”日前,中国银行研究院资深经济学家周景彤、博士后研究员叶银丹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疫情消退后,预计消费将较快反弹并回归正常增速。从中长期来看,疫情将推动我国居民消费行为变化和刺激新消费增长点,加速无人零售、生鲜电商等新零售浪潮的到来。

  “疫情对消费的影响‘危’与‘机’并存。”日前,中国银行研究院资深经济学家周景彤、博士后研究员叶银丹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疫情消退后,预计消费将较快反弹并回归正常增速。从中长期来看,疫情将推动我国居民消费行为变化和刺激新消费增长点,加速无人零售、生鲜电商等新零售浪潮的到来。
  针对银行业如何应对疫情影响,加快支持消费领域恢复与发展,周景彤、叶银丹建议,短期内,银行业应敏捷反应,服务于国家防控疫情和经济社会秩序恢复大局,加强对中小企业尤其是消费行业的中小企业,以及防疫相关企业和人员的金融支持保障力度;中长期,则应抓住本次疫情危机可能酝酿的消费零售行业变革,提前布局。
  短期影响过后消费增速恢复性增长可期
  尽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主要集中于春节、元宵节等传统消费旺季,但周景彤、叶银丹分析认为,疫情对消费的影响将是短期的、结构性的;未来各类消费增速的恢复性增长可期。
  一方面,疫情对必需品消费的影响小于对非必需品消费的影响;另一方面,疫情对时间可选型非必需品消费的影响小于对时间不可选型非必需品消费的影响。以旅游消费和办公用品消费为例,人们因疫情推迟的旅游消费需求将在疫情结束后得到释放。因此,疫情对全年旅游消费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因疫情减少的办公用品消费,则较难在疫情结束后回补。
  此外,疫情对线上替代性较强消费的影响小于对线上替代性较弱消费的影响。例如,主题公园等休闲娱乐消费难以进行线上替代,影响相对较大;服装鞋帽购物等消费易进行线上替代,影响相对较小。
  “疫情期间被抑制的部分消费需求并未消失而只是延后。”周景彤、叶银丹认为,因疫情防控的需要,居民减少外出大幅抑制其当前的消费需求,这部分被抑制的消费需求有望在疫情结束后得到有效释放。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发生以来,中央和各地政府纷纷出台各类措施,缓解中小企业尤其是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消费行业中小企业资金压力,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各类纾困措施的落地和实施将较好地保护消费行业企业有生力量,待疫情消退后,使得供给端能较快恢复,有效满足疫情过后反弹的消费需求。” 周景彤、叶银丹表示。
  从近几年的消费需求看,外出就餐和旅游已成为很多人的日常生活方式。春节更是人们释放旅行和餐饮消费需求的重点时段,但由于疫情防控需要人们封闭在家,这反而会进一步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
  “疫情结束以后,相关消费需求将呈现报复性反弹。”周景彤、叶银丹预计,餐饮消费方面,疫情结束后1个到两个月内将出现小高峰,而后转为9%至10%左右的正常增速。旅游消费方面,2020年“五一”“端午”和暑假期间将成为释放疫情累积的旅游消费需求的重点时段,有望出现旅游小高峰。此后的“十一”黄金周,旅游消费将会恢复到正常增长区间。
  疫情催生“宅经济”加速零售业态变革
  从历史来看,疫情在给经济带来负面影响的同时也往往促使相关行业加速升级。“此次疫情‘危’中藏‘机’,疫情或成零售行业进化和变革的‘催化剂’,加快新零售模式崛起,为消费零售带来新机遇。”周景彤、叶银丹分析说。
  线上线下融合零售模式(O2O模式)成趋势。疫情期间,各大商超和便利店为减少人员不必要的接触,同时压缩供应和物流成本,都推出了预约制到店自提、无接触配送到家等新模式,并大获成功。以苏宁菜场为例,疫情期间苏宁菜场的单店订单量环比增长7到10倍。未来随着线上直播、社群销售等模式的不断发展和成熟,O2O零售模式将成为实体零售行业新趋势。
  “无接触”概念下无人零售进程再提速。疫情发生后,“无接触”概念走红,我国无人零售进程再次提速,医院和疫情严重地区启用大量无人配送和无人超市。例如,武汉“火神山”医院无人超市,部分其他医院配有机器人送物送餐;美团率先在武汉、北京两地试点运营“美团智能取餐柜”等。这些无人配送和无人零售实践既有助于积累技术经验,也有助于提高大众对无人零售的接受度,加快无人零售普及进程。
  生鲜电商迎来新风口。疫情发生后,生鲜电商成为城市人群的买菜首选。据统计,每日优鲜在2020年新年前5天的生鲜在线订单是上年同期的4倍,春节7天假期期间,更是卖出了4000万件食品;京东生鲜在从2020年1月24日至2月2日10天期间,销量同比增长215%。疫情期间,14天的居家隔离时长不仅增强了消费者对生鲜电商的信赖和认可,还有可能使消费者养成在线采购生鲜的消费习惯,未来生鲜电商发展可期。
  “危”中藏“机”银行业应提前布局
  疫情当前,对银行业来说,敏捷反应,积极作为,服务国家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秩序恢复大局是当务之急。同时,周景彤、叶银丹建议,银行业应着眼长远,抓住消费升级和零售变革机遇,提前布局。
  短期内,为使消费行业尽快恢复正常运行,银行业首先应加大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餐饮、旅游等行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和灵活性。一方面,根据中小企业实际能力和疫情带来的暂时困难,通过提高贷款额度、延长贷款期限、下调贷款利率等措施助其渡过难关;另一方面,根据各企业具体情况,秉承“特事特办”原则,积极采取更多创新举措,量身打造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帮助企业恢复生产经营。
  与此同时,银行业要加大对防疫物资生产、民生保障等相关企业和防疫一线人员的金融保障力度。一方面,通过提高贷款额度、提供专项贷款等方式加大对药品、医疗器材等防疫物资生产企业,以及物流运输、超市等民生保障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助其尽快恢复和扩大产能,提高防疫物资供给和居民生活保障;另一方面,加大对防疫相关人员金融保障力度,例如,对参加一线防疫工作的医护人员、民警、社区工作人员等提供免费不记名保险。
  然而,值得关注的是,着眼长远,疫情突发也可谓“危”中藏“机”。银行业如何抓住机遇、提前布局?对此,周景彤、叶银丹提出四条建议,一是加快升级型消费领域布局,通过与升级型消费领域企业建立合作等方式,积极布局旅游、医疗等升级型消费领域,推出更加丰富的消费金融产品,为居民消费升级提供更好的金融支持。二是加快线上线下场景渠道建设,打造新型互联网金融生态平台。三是加强与大型电商企业的合作与开发。四是聚焦金融科技,优化消费金融服务体验。利用互联网技术突破地理限制的优势,更深层次地切入细分消费场景,提供嵌入式综合金融服务,实现客群、渠道、产品等多维度价值发掘与创造。
  守住风险底线应急施策与强化能力并举
  值得一提的是,在集中一切资源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如何加强风险防范,牢牢守住金融风险底线,对银行业来说此时更加重要和紧迫。
  对此,周景彤、叶银丹认为,应对短期疫情冲击,银行业一是要加强金融风险防范工作,完善风险应急预案,开展压力测试,防范金融风险隐患。二是对于受疫情影响申请贷款优惠的企业,需要细致甄别和评估,防止借助疫情扩大优惠政策实施范围。
  而从中长期看,寻求消费金融领域突破,同样需要不断加强风险防范能力。银行业应积极引入互联网数据产品,推进面部识别、模糊比对等新技术应用,构建数字化多维风险防控体系。与此同时,打造覆盖贷前、贷中、贷后全流程的链条风险管理体系,深挖数据资源、细化风险管控模型,形成标准化、系统化、数据化和模型化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此外,银行业还应进一步提高防范多头授信和反欺诈的能力。在央行征信系统、第三方征信平台等数据基础上,借助金融科技充分挖掘客户背景、信贷行为及共性信息等多领域数据,对客户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定,预判客户发生欺诈行为的可能性。


浏览 (1075) | 评论 (0) | 评分(0) | 支持(0) | 反对(0) | 发布人:转载 金融时报
将本文加入收藏夹
 
汉中市银行业协会【官方网站】 地址:汉中市汉台区天汉大道邮政大酒店5层    国家工信部备案号:陕ICP备2023000439号    陕公网安备 610702020003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