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标志
当前日期时间
当前时间:
自定内容
扫码安装app
自定内容
手机版
自定内容
图片
文章正文
    【金融研究】面对“封城”的悲壮与经济的悲伤——我们如何应对?
作者:王东    发布于:2020-02-17 18:00:43    浏览 (5110)
摘要:2020年的春天不寻常,2020年的春天很难忘。新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蔓延全国,从1月23日导致武汉悲壮封城开始,已经在全国大面积效仿封城的经验了。此后,封城、封路、封村、封小区,这种做法在全国广泛推广。“封”的后果是什么?除了防控疫情,还有对经济的巨大冲击和社会安全稳定的持续影响。

面对“封城”的悲壮与经济的悲伤

——我们如何应对?

作者:王东


      2020年的春天不寻常,2020年的春天很难忘。新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蔓延全国,从1月23日导致武汉悲壮封城开始,已经在全国大面积效仿封城的经验了。此后,封城、封路、封村、封小区,这种做法在全国广泛推广。“封”的后果是什么?除了防控疫情,还有对经济的巨大冲击和社会安全稳定的持续影响。
      如果任由各地政府继续“封”下去,估计打垮我们的不是疫情,而是经济衰退。所以,正确认识封城问题,把握准确的度,立即纠正全国各地在防控疫情上的极端行为和极左现象,防止病毒一时没杀死,反倒误杀了经济,最终可能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一、疫情下的经济数据触目惊心
      从互联网上了解的部分数据看,当前的经济现状不容乐观。自疫情发生后,六大发电集团日均耗煤量从12月的70多万吨/天,骤降至2月11日的37.2万吨/天,降幅近50%,与去年同期相比降幅约40%。自12月31日至2月11日,全国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只有5.04万平,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约90%。自大年初一至2月11日,全国各类交通工具旅客发送量只有2.34亿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约80%。即使是节后返程最集中的一线城市,与去年同期相比,北京下降约70%,上海下降约65%,广州下降约74%,深圳下降约70%。1月份乘用车销售仅有169.9万台,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1.5%,预计2月份下降幅度还会翻番。受疫情影响,春节期间中国快递业务吞吐量同比下降95%,预计开工后的2月份仍然会同比下降约20%。尽管目前中国企业开工率还没有准确和完整的数据出台,但从发电量和人员返城情况看,开工率无疑是极低的。从已有的局部数据看,除上市公司和规模以上企业外,中小微企业尤其第三产业的开工率低得可怕。在全国性封城的背景下,各类餐饮、酒店和旅游服务业事实上已全面陷入停顿状态,开工率不会超过1%,建材、汽配和维修等各类行业市场开工率不会超过10%。如此大规模的封城和企业停工停业,是改开以来没有过的。封城和企业停工停业导致投资、生产、收入和消费同时骤减,这也是史无前例的。短暂的十天半月封城和停工停业没关系,就当是放假好了,但超过一个月的封城和停工停业很可能会导致企业和居民全面暴发收不抵支,入不敷出的状况,很可能引发企业和居民个人的经济破产潮。无论多大的企业,场地租金、水电消耗、员工薪酬、贷款利率、设备折旧等固定支出和消耗并不会因为停工停业而停止,居民个人的房租水电或房贷也不会因不上班而不支出。病毒和疫情扼杀的是生命,应对疫情的全国性封城和停工停业可能扼杀掉经济。命比钱重要不错,但除了疫情极其严重的武汉和湖北外,其他地方真有必要如此怀弓蛇影和反应过度么?
      二、控制疫情与恢复经济的艰难抉择
      当前,疫情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复工复产压力非常艰巨。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统筹推进经济复苏和社会稳定发展,努力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是对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对能力、治理能力的重大考验。对此,已引起媒体和理论界的高度关注。人民财评呼吁“创造有利环境推动企业加速复工”,人民网评指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考验各地治理能力”,中国金融文化研究员赵晓舟发声:疫情防控关乎生命,复工复产关系民生。
      疫情防控和恢复经济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而是一道考验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必答题。2月8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疫情科学防控有序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的通知》,要求统筹制定分类分批复工复产方案,尤其是对疫情防控、能源供应、交通物流等涉及重要国计民生的领域,要保障条件立即推动复工复产。为符合条件的行业及企业加速复工创造有利环境,这符合企业及民众的切身利益,更是对经济民生的有力保障。2月10日,商务部提出,有序组织符合条件的商贸企业复工营业,保障生活必需品物资供应链正常运转,以满足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可以说,既要抗击疫情,更要保证经济恢复运行,这是当前中国必须面对的艰难抉择。疫情防控不只是医药卫生问题,而是一场全民战役。各地各部门都应意识到,疫情防控和恢复经济运行的复工复产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既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障人民正常生活的必然要求。
      因此,我们目前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疫情阻击战和经济保卫战,这两大战役必须同时打,没有谁先谁后、孰轻孰重的选择。
      疫情阻击战,我们通过审时度势的态度,科学的方法,理性的判断,举全社会的力量,从全国各地抽调精干医护人员驰援湖北,驰援武汉等疫情高发地区,这是正确的,也是必须的。对湖北武汉及重点城市和区域,及时采取必要的封闭式管控,进一步缓解疫情扩散、逐步降低感染率,也是十分及时和必要的。
      经济保卫战,我们必须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疫情终将过去,生活还要继续。目前,各地出台各项举措对冲疫情带来的负面效应,鼓励企业应对挑战、帮扶企业远程及其他形式复工,是保障民生,也是维护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的必行之举。
      客观上讲,疫情防控已进入一个关键时期。可是,不少地方,不管疫情实际情况到底如何,好像只有堵路、封城、出行管控才算防控。这种防患于未然的思路可以理解,但这种简单粗暴的做法值得商榷和思考。更不能把封城、封路、封村、封小区作为考核干部的政治站位和工作作为来搞一刀切,硬性推广。加强疫情防控与发展经济、恢复生产、恢复正常的工作秩序,两者应并行不悖。各级政府和企业单位应当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意识,既要对疫情防控工作保持高度重视,又要积极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平衡好防控和生产的关系,为恢复经济营造良好的环境。相信随着国务院《通知》的发布,各项更为细化、完善的举措将陆续推进,各地在帮扶企业复工复产上也将更加有的放矢,做好各项配套服务举措,为接下来取得全民“战疫”的最终胜利奠定坚实基础。



      三、正确处理好疫情防控和恢复经济的关系
      首先要统一思想,做好“既保生命,又保民生”两条线作战的准备。随着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关键阶段,“一条线”是抗击疫情,主要任务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蔓延。“另一条线”就是经济发展,主要任务是逐步复工复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降低疫情带来的影响,特别是要为抗击疫情提供充足的物质支撑。“两条线”都很重要,互为依托,缺一不可。
      其次要为恢复经济,复工复产提供必要的保障。各行各业都要行动起来,千万不能只停留在表态、督办、检查等形式上,要结合本地区疫情的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地调整策略,为安全复工复产提供有效的物资保障和行为保障。各企业单位应当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职工提供必要的防护物资,如口罩、消毒液、酒精、洗手液等。定时定点监测职工体温变化。有条件的单位应当拓宽职工工位的间隔,推行错峰吃饭,错峰上下班等临时工作制度,防止员工因聚集而产生交叉感染。窗口服务单位应酌情考虑疫情期间业务量不多时,在确保正常工作运转的前提下采取轮岗制度,减少在值人员。后台部门可根据业务特点采取调休、轮休等方式减少办公室人员聚集。互联网企业,应积极推行远程网络办公,文化教育单位应开展线上教育,线上文化推广和文艺交流活动,有效实现安全防疫和企业经营管理的平衡发展。
      抗击疫情不仅仅只是国家和政府的工作,这已经涉及到全社会、全人民,也威胁着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每一个富有责任感的社会成员和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都应当重视并无条件配合本单位、本企业和相关部门,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自觉性,识大体、顾大局,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做好参与和配合,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力促尽快回复经济秩序,为逐步复工复产贡献应有的力量。
      2月12日,在疫情防控工作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再次召开会议,听取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汇报,分析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研究加强疫情防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分区施策,切实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不仅为社会各界明确了工作重点,指明了奋进方向,更为我们处理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认识、正确的方向和准确的方法。
      目前我们既要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又要打赢经济民生保卫战。既要严控新冠病毒对人民生命的威胁,又要把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点,奋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这是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的重大任务。完成这一重大任务,需要全社会共同发力。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不断推进,目前已经进入到权衡取舍的关键阶段,也就是平衡好抗击疫情与恢复经济两者关系的重要节点,必须妥善解决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力支持和推动各类生产企业复工复产这一现实问题,从而保障民生,实现经济长期平稳发展。 



      四、打赢疫情控制和恢复经济两大战役的建议
      打赢“两大战役”必须发挥党领导一切的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就在于能够密切联系群众,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第一位,因此赢得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护。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已经涉及到全国上下的各行各业,影响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抗击难度之大,在中国历史上实属罕见。因此,打赢“两大战役”,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克难时艰。全国上下一盘棋,科学、精准研究国内外严峻形势,审时度势制定一系列打赢“两大战役”的宏观政策和理论导向。各级党政、各行各业都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决做好打赢“两大战役”的长期准备。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形成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工作和恢复经济的新局面。
      打赢“两大战役”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长期以来始终坚持的基本思。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情,给中国经济社会和各行各业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我们已经清楚的看到,与2003年抗击非典时相比,今天中国经济的规模与质量、物质基础以及应急处置能力、宏观调控体系与科技手段,都已经取得显著进步。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与潜力所在,也是胜利的信心与底气所在。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虽然在短期内会对我国经济社会造成了一定影响,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机遇往往从危险当中孕育而生。因此,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我们目前打赢“两大战役”十分重要。我们既不能藐视疫情的危害,无所作为,也不能夸大事实,束手无策;既不能对经济的伤害失去信心,也不能对复工复产缩手缩脚。我们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推进。
      打赢“两大战役”必须加强宏观政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应急措施,针对此次疫情受损较大的行业和地区,例如餐饮、住宿、影视、旅游、交通和湖北地区,中央加大了财政、金融等支持力度,对部分产业结构的调整也给予了宽松调整。例如医疗行业、新网路经济、关乎民生的传统农业转型等都将受益。因此,国家权威机构可以研究适当改变现行宏观政策,把稳健的货币政策改变为适度宽松,增加经济社会的投放量,有利于灾后重建和经济恢复。这次疫情,尤其对我国中小企业的伤害最大,占有国民经济半壁江山的中小企业,我们必须拯救。银行在资金投入,保险在复工复产,证券在企业重组转型等方面都应出台相关政策给予支持。防止疫情冲击造成部分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多层次帮助中小企业减负,降低疫情对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影响。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减息降费方面应加大金融贷款贴息支持力度,特别是帮助实体企业减轻误工和需求萎缩等带来的生产经营性压力。从以往的经验来看,财政和货币相关政策在特殊时期和特定条件下,确实能发挥救急应急的作用,有效稳定企业的普遍担忧,增强人们对中国经济的信心。然而,这次疫情对很多传统的消费行业造成了相对较大的影响,要对冲疫情带来的更大损失,就必须继续拉动消费、投资和出口,进一步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确保各项宏观调控和扶持政策落实到位,取得实效。
      打赢“两大战役”必须依靠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参与。习近平总书记1月27日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充分体现了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的情怀与担当,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恢复经济保卫战注入了强大信心和动力。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力量的源泉。只要紧紧依靠人民,就没有克服不了的艰难险阻,就没有战胜不了的惊涛骇浪。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人民群众是疫情防控和恢复经济的主体,也是打赢这“两大战役”的最强大力量。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求,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打一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人民战争,筑起疫情防控最坚固的防线,打通经济恢复的最有力的通道。从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全国疫情防控和患者救治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同时也要看到,复工复产的步调依然艰巨。只有调动起方方面面的资源和力量,才能有效推动各项工作升级加力。要认真听取和采纳专家的意见建议,科学分析疫情形势,准确研判发展趋势和动态,精准有力有效开展救治,稳步推进复工复产和经济恢复工作。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广泛发动人民群众,我们就一定能汇聚起坚不可摧的磅礴力量,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和恢复经济保卫战,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稳步推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2020年2月17日


 


      【作者简介】王东,陕西勉县人,大学文化,从事金融管理工作,现任汉中市银行业协会自律维权部主任,陕西金融作家协会汉中创作中心主任,陕西金融作家协会会员,汉中市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中国金融文化》、《中国农村金融报》、《中国信合》、《陕西金融》、《西部金融》、《汉中日报》、《衮雪》、《汉中银行业协会官网》、《汉中农业银行网站》、《丝路金融文学》等网络平台发表经济、金融论文、通讯、小说、散文、诗歌等100余万字。


浏览 (5110) | 评论 (0) | 评分(0) | 支持(0) | 反对(0) | 发布人:王东
将本文加入收藏夹
 
汉中市银行业协会【官方网站】 地址:汉中市汉台区天汉大道邮政大酒店5层    国家工信部备案号:陕ICP备2023000439号    陕公网安备 610702020003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