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标志
当前日期时间
当前时间:
自定内容
扫码安装app
自定内容
手机版
自定内容
图片
文章正文
    汉江与灞河难舍的情怀
作者:王会林 王东    发布于:2019-11-05 14:54:19    浏览 (1454)
摘要:10月29日,由汉中金融创作中心主任王东发起,汉中市赤土岭文协主席熊建华与协会成员张胜利、陈胜文、王会林参加,组成五人采风团队,赴西安灞桥,开展文化交流和采风活动。

汉江与灞河难舍的情怀
   ——汉中金融文学创作中心协同赤土岭文协赴西安灞桥开展文化采风交流活动纪实


作者:王会林  王东


灞桥采风又相聚,
正是秋色最浓时。
白鹿原上觅踪迹,
不见当初陈忠实。

 

 

    2019年的初夏,西安灞桥区作协一行12名作家、书法家曾来汉中采风,与汉中金融文学创造中心和赤土岭文协共同开展了文化交流活动,先后深入到汉中西乡、洋县开展采风活动,有陕西金融作家协会副主席白来勤发起建立了微信交流群。由此,拉开了霸上文化与汉中文化交流互动的序幕。
    10月29日,由汉中金融创作中心主任王东发起,汉中市赤土岭文协主席熊建华与协会成员张胜利、陈胜文、王会林参加,组成五人采风团队,赴西安灞桥,开展文化交流和采风活动。

 

 

(一)

    我们一行五人,29日抵达古城西安,到达时已是夜色阑珊,华灯初上。陕西省金融作协主席杨军和副主席兼秘书长白来勤,早已为我们安排好食宿,并在西安国际阳光酒店等候,深情厚意,给我们每个成员一种老朋友重逢的感动。
    彼此寒暄之后,我们见到了陕西省作协副秘书长、外联部主任王小渭,熊建华主席就汉中市赤土岭文协三年来的工作取得的成绩及社会影响、目前状况,向陕西省作协和陕西金融作协的领导们进行了简要汇报。
    省作协和金融作协的领导们大加赞赏,并为今后的工作方向提出了合理性建议。他们认为汉中是“两汉三国”的发祥地,是真正意义上的“汉人老家”,文化底蕴比较深厚,但由于地理、观念的影响,没有达到应有的文化高度,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任重而道远,汉中金融文学创作中心和赤土岭文协的人,能“请进来,走出去”,是非常值得褒赞的文化交流现象。同时,就挖掘、培养汉中文化新人,加入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开展文学创作和交流等进行了深入座谈。
    王小渭老师还饶有兴趣地回忆了他和汉中的不解之缘。那是在2008年 “512”大地震时,他带领着来自全国各地德几名作家,在略阳县采风,一场意想不到的天灾,把他们一行人搁置在灾区,真实感受了大地震的天旋地转、山崩地裂。在深山峡谷中,为了救群众,稳定民心,他们敢于担当,冒着生命危险,通过捐献钱财,发放物资,宣传鼓舞等活动。许多可歌可涕的人物,许多感人肺腑的场景,许多大爱无疆的精神……都在他的叙述中,好像又回到了那段难忘的经历中。
    本来是一个很简单的工作座谈,却因为共同的文化爱好,大家畅所欲言,意犹未尽,直到深夜。

 


(二)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急匆匆地赶往陕西日报社,拜见那里的老朋友——姚俊骊老师。姚老师是陕西省资深媒体人、知名作家、青年文化学者。前段时间,他到汉中参加第十三届西部散文节暨首届志建银杏杯全国征文大赛颁奖典礼,与赤土岭文协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而且,与阔别三十年之久的高中老同学张胜利不期而遇,才得知曾经同桌的张胜利,已是汉中本土有名的诗人,赤土岭文协的负责人之一。他们两人曾经为了文学梦,联手创办过校园“蓓蕾诗刊”,许多往事,浮现眼前。可是,走出校门,各自在文学创作及文化推广的路上,一直都在默默耕耘、奉献,却未能取得联系。汉中的偶遇,是他们又一次走进了文化的大家庭。相聚古都,叙说往日友情,共图未来发展,乐哉快哉!在他的办公室,熊建华主席向姚老师赠送了汉中赤土岭文协的创刊号《赤土岭文艺》,双方就今后的合作事项达成了意向,现场联系了汉中党校,诚恳邀请姚老师能再次莅临汉中讲学。姚俊骊老师是《陕西农民报》的主编,也是多所大学的客座教授,对《道德经》的研究和新时代下的文学创作,有着较高的造诣。他也愉快地接受了邀请,他还把自己编撰的《秦农丝语》一书,签名后赠送给我们,彼此又在省报社合影留念。由于姚老师下午要去大学讲课,我们只能暂别,期待在汉中重聚。

 


(三)

    30日下午,我们踏上了去灞桥采风的行程,陕西省金融作协副主席白来勤全程陪同,灞桥区著名作家、企业家王定一老总亲自驱迎接我们,悉心安排了采风路线。
    我们分乘两辆小车,第一站,是陈忠实故居。作为中国当代著名的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茅盾文学奖”的获得者——陈忠实老师,一部《白鹿原》,可谓名贯华夏,被人们称赞为奇书,也被评为“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而完成这一文学巨著,就是在他老家灞桥区西将村,百十户人家,家家门前树木成荫,朱红的铁门上粘贴着“秦琼、敬德”的守护神符。果实累累的柿子,火红诱人。陈忠实的故居,门户相对比较小一些,门前的一棵法国梧桐树,挺拔高大,树叶已泛金黄,据说,这棵树是先生八十年代亲手移栽,还有一片竹林,茂密青翠。现在,也许是名人效应的缘故,作为“樱桃谷景区”,大门外修建了停车广场,门口立着“陈忠实故居、白鹿原创作基地”的导引牌,我们在灞桥作协主席李君利主的导引下,参观、聆听他的讲解,前排的房子土砖结构,比较旧,可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建筑了,门厅过堂的桌子上,摆放着先生年轻时的照片和自己书写的“白鹿原”书法,四道门户都有铁将军把守,只是关中人户喜欢挂在门户上的门帘,在风中抖动,似乎还在呢喃着先生的絮语。中间的小院干净整洁,一棵碗口粗的白玉兰树,翠绿茂盛,斜对的还有一棵紫薇,虽然树皮脱落,但风骨傲然,一树斑斓的彩叶跃过房顶,日日为先生的民族遗风唱歌鹤舞。进入中房,也是先生夜以继日耕耘于方块田间的快乐地,一桌一椅一书柜,靠墙一组翠色的简易沙发,石灰墙面,水泥地,拙朴简单,热天的时候,先生躲进房后的土窑洞中继续他的内心世界,天冷的时节,堂屋中堆积的蜂窝煤,把温暖传递给每一个书中人物,就这样几百个日夜劳作,却书写出渭河平原50年的沧桑变迁,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白嘉轩、鹿子霖、田小娥……都是从这里复活。
    感受先生的生活,凝视着书柜上一副生前的照片,那张沟壑纵横的脸庞和沉静无欲的眼眸,似乎又坐回了书桌前,继续他的纷纭世界,空气中的淡淡雪茄烟味,缭绕于周围,浓浓的关中口音,好像还在提醒着后来的人们继续努力。
    生于斯,长于斯,葬于斯,这是陈忠实先生一生的故乡情缘。三年前,陈忠实老师驾鹤西去,留下一世清风。今天,我们有幸拜谒他的故居,祭奠他的忠魂,感悟他的遗风。在他的墓前深深地三鞠躬,默哀祷告,祝愿天上人间,随心安宁!
    根据先生遗愿,他希望自己永远安眠在白鹿原的西将村。墓地背靠翠岭,面朝灞水,左有山,右有丘,形成一把天然的座椅,墓穴安放当中。祭拜广场有四五十平方大,花岗岩铺地,广场边沿,由一块块象征着书籍的岩石,磊积成一米高的半圆,好似先生的臂膀,呈合抱姿态,中间墓碑黑色,镌刻着“陈忠实之墓”,广场的右侧,有三块大小不一的青石,中间一颗斜倾的青松,整个布局意境,就像先生坐在藤椅上,依旧在伏案写作……
    离开西将村,我们一路来到白鹿原上的思源学院,这里有一个“陈忠实研究馆”,荟聚了先生所有的作品,也是目前最权威的“忠实粉丝”,我们聆听了教授们对一代文豪的内心解读,更加了解文化传承的必要性,也坚定了推广文化的责任与信心。

 


(四)

    灞桥区作协李君利主席告诉我们,《白鹿原》一书名响天下,日益完善的第二个创作地,应该是他的老家,灞桥区牛头坡下的西秀村,那里宁静秀美,离陕西省作协办公室很近,陈忠实老师在世的后十年,大多时间就借住于此,特别是《白鹿原》的后期编撰及改编成影视剧,都是在西秀村完成的。
    我们赶到这里,非常惊讶,在偌大的古都城中,居然还会有这么一个风景优美的“世外桃源”,灞水从门前流过,十多米宽的花园打理地井井有条,树木参天,绿草如茵,花儿赤橙黄绿青蓝紫,在这里都有它的一席之地。一并排十多间房,古色古香,靠土源而建,掩映在绿荫林中。门前两棵国槐、两棵香椿,直径都在四十公分以上,应该已有八九十年的树龄,树下放一石磨盘,两米见外,四个石凳,这一方洞外别天,静谧自然。
    李主席领我们参观了陈忠实曾经借住写作的窑洞,叙说了先生在这里的点点滴滴,他和陈忠实老师生前交情深厚。他说,先生生活非常简朴,除了是一个超级球迷外,很少参与外事活动,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这里读书写作。如样照旧,我们也像先生当年那样,围在石磨盘一圈,品茶论道,感受习习秋风的润凉,享受温温香茶的醇香,时光静美,友情绵长。
    灞桥区作协的李君利主席,是一个性格内敛,语调沉稳,好客热心的谦谦君子。他并不因身居要职而清高,也不依作品显赫而狂傲,凡事愿意亲力亲为,他一路为我们细心服务,讲解灞上文化和汉中文化的特点与差异,还时不时说几句黑色幽默的调侃话,常常逗的大家捧腹大笑。

 


(五)

    西安有着十三朝古都的悠久历史,而灞桥就是进出古都的东大门。春秋时期,秦穆公改滋水河为灞水,架设石桥,此地就有了“灞桥”的称号,沧海桑田,桥的模样已不知被改换了多少次,而“灞桥”的威名尤在。曾经,无数的文人墨客在这里依依惜别,折柳赠诗,今天,我们脚踏灞桥的厚土,领悟千年的文化底蕴,与灞桥区作协的领导、作家荟聚一堂,开怀畅饮,赋诗联欢,享受了一顿真正的美食大餐和文化交流。
    陕西金融作协副主席白来勤也是灞桥作协副主席,他向大家介绍了在座的灞桥区著名书法家、西安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灞桥区书法家协会主席,文旅局局长陈亚红,作协主席李君利、诗人翟孝章、金步瑶、作家王定一、小桃、王老师。汉中赤土岭文协主席熊建华也给大家介绍了我们五位成员。白主席对上次汉中之行和这次的灞桥采风,两地的文化互动做了简述。提酒倡议,汉中赤土岭文协与灞桥区作协结成文化联谊同盟,每年互访采风,同谋文化发展。接着,灞桥区文旅局局长陈亚红致词欢迎,他对两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差异给与点评,希望大家加强联系和交流。汉中赤土岭文协主席熊建华,对灞桥区作协的周密安排和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席间,灞桥诗人金步瑶、翟孝章,朗诵了自己的新作,汉中赤土岭文协的美女主播陈胜文,深情激昂地朗诵了白来勤、王东、张胜利三位诗人的灞桥采风即兴诗作,大家情绪高涨,金句随口而出……

 


(六)

    31日,秋阳高照。灞桥区作协的两位主席李君利、陕西金融作协副主席白来勤,灞桥作家王定一,开车陪我们到蓝田“白鹿原影视城”参观。影视城占地面积很大,各种建筑宏伟壮观。完全按照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原著内容修建而成,有祠堂、戏楼、关中广场、白嘉轩和鹿子霖的家园。现在形成了旅游景点,各种关中小吃和地方风情,穿插在古老德街道两边,吸引着来来往往的游人。白鹿原影视的表演节目,熙熙攘攘的游人让影视城热烈非凡。我们到达的时候,正赶上了学生团体参观,这里也成了爱国教育基地。

 

 

    我们这次采风活动一路上欢歌笑语,收获颇丰。不仅感受到了霸上厚重的文化积淀,更加深了汉中文化与西安文化的联系和情怀。
    尤其使人感动地是陕西金融作协副主席白来勤老师和灞桥作家王定一老师,把我们一直送到西安北客站,深深地情谊和厚厚地关爱,久久回荡在我们心田。

 

 

 

 

    【作者简介】王东,陕西勉县人,大学文化,从事金融管理工作,现任汉中市银行业协会自律维权部主任,陕西金融作家协会汉中创作中心主任,陕西金融作家协会会员,汉中市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中国金融文化》、《中国农村金融报》、《中国信合》、《陕西金融》、《西部金融》、《汉中日报》、《衮雪》、《汉中银行业协会官网》、《汉中农业银行网站》、《丝路金融文学》等网络平台发表经济、金融论文、通讯、小说、散文、诗歌等100余万字。

 

 

    【作者简介】  地板老王,本名王会林。工科男一枚,但酷爱文字。每每业余,以品琢文字为乐 ,感怀人情世故,研磨名山秀水。时有文字从笔端流出,若有二三佳句,视为宝物,做狂放状,戏之,琢之,乐之!

 

浏览 (1454) | 评论 (0) | 评分(0) | 支持(0) | 反对(0) | 发布人:王会林 王东
将本文加入收藏夹
 
汉中市银行业协会【官方网站】 地址:汉中市汉台区天汉大道邮政大酒店5层    国家工信部备案号:陕ICP备2023000439号    陕公网安备 610702020003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