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标志
当前日期时间
当前时间:
自定内容
扫码安装app
自定内容
手机版
自定内容
图片
文章正文
    国务院、央行叠加重磅!五大举措优化营商环境,央行再释放1500亿流动性支持民企
作者:转载于:券商中国    发布于:2018-10-24 15:38:22    浏览 (2038)
摘要:10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根据督查发现和企业关切的问题,进一步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决定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以市场化方式帮助缓解企业融资难;确定建设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促进政府监管规范化精准化智能化。

        

更多纾解民企融资难的利好政策正在落地,政府对民企的支持力度愈发加大。


10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根据督查发现和企业关切的问题,进一步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决定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以市场化方式帮助缓解企业融资难;确定建设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促进政府监管规范化精准化智能化。


         

当晚,央行亦发布公告称,再增加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1500亿元,若小微和民营企业贷款占比高、存贷比指标较高、借用再贷款后能够增加信贷投放的金融机构,可向当地央行分支行申请再贷款和再贴现。


国家层面近期正加码疏解民企融资难题,仅从上周五到本周一,就有多个部门出台相关配套措施,几乎是每天都有新政落地:


1、10月19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和一行两会一把手出门“喊话”稳定股市预期,同时宣布一系列利好民企融资的政策。


2、10月20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第十次专题会议,研究做好进一步改善企业融资环境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有关工作,会议特别聚焦解决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难题,并部署了具体举措。


3、10月21日,上交所、深交所和中国基金业协会等三部门齐发声,出台具体措施疏困股权质押风险,例如加大对科技创新类企业上市支持力度,推出新型债券品种,更好满足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控股上市公司的发债需求,支持中小型民营企业发行高收益债券、私募债券和其他债务融资工具。

4、10月22日,国常会部署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具体五大举措,央行当晚也宣布增加再贷款再贴现额度1500亿元,并引导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由专业机构进行市场化运作,通过出售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担保增信等多种方式,重点支持暂时遇到困难,但有市场、有前景、技术有竞争力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

国常会出台五举措优化营商环境

22日召开的国常会指出,面对外部环境变化等对我国发展带来的诸多挑战,要加大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力度,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抓好各项政策落实,消除制约企业发展的各种障碍,增强企业信心和竞争力。具体来说:

一要进一步减少社会资本市场准入限制。年底前修订完成并全面实施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明年3月底前全面清理取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外对外资设置的准入限制,实现内外资准入标准一致。

二要进一步压减行政许可等事项。全面清理现有许可事项,明年3月底前修订公布新的行政许可事项清单,清单外许可一律视作违规审批。

三要进一步简化企业投资审批。在试点基础上明年在全国开展全流程、全覆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全部实现各类投资审批在线并联办理。年底前提出优化企业注销流程的改革措施。

四要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抓紧研究提出继续降低企业税负和降低社保费率的具体办法。年底前全面实现货车年审、年检和尾气排放“一次检测、一次收费”,再取消10%以上实行强制性认证的产品种类或改为以自我声明方式实施。加强教育、医疗、公证、公章刻制等服务收费监管,开展行业协会商会收费检查。

五要进一步提高政务服务效能。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精简行政处罚事项,制定规范自由裁量权的办法,坚决纠正执法随意、“一刀切”执法等现象。

会议指出,民营企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出台更多有利于民营企业稳定健康发展的政策。为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加强和创新“双随机、一公开”等监管方式,会议决定,依托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互联网+监管”系统,强化对地方和部门监管工作的监督,实现对监管的“监管”,并通过归集共享各类相关数据,及早发现防范苗头性和跨行业跨区域风险。会议要求加强工程推进统筹协调,确保明年9月底前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同步上线运行。

会议决定,对有市场需求的中小金融机构加大再贷款、再贴现支持力度,提高对小微和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同时,针对当前民营企业融资难,运用市场化方式支持民营企业债券融资,由央行依法向专业机构提供初始资金支持,委托其按照市场化运作、防范风险原则,为经营正常、流动性遇到暂时困难的民营企业发债提供增信支持;条件成熟时可引入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资金自愿参与,建立风险共担机制。

央行再释放1500亿元流动性

在国常会召开的当天,央行当晚也宣布了两条提高民企融资支持力度的重磅措施。

一是再增加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1500亿元。二是设立民企债务融资工具。

央行公告称,为改善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央行今年6月增加了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1500亿元,现决定在此基础上,再增加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1500亿元,发挥其定向调控、精准滴灌功能,支持金融机构扩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资本充足率达标、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监管合规的金融机构,若小微和民营企业贷款占比高、存贷比指标较高、借用再贷款后能够增加信贷投放的,可向当地央行分支行申请再贷款和再贴现。

上海一前监管部门人士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再贷款和再贴现在宏观上都是投放基础货币的政策工具,在微观上则是精准滴灌,因为金融机构使用央行提供的再贷款再贴现资金都有附加条件,一般都是资金必须用于支农支小等特定领域。

对金融机构来说,央行投放的再贷款再贴现资金利率非常具有吸引力,可以降低银行支农支小的资金成本。两类政策工具的期限一般不超过一年,利率水平在2%—3%左右。

民企债务融资工具究竟是什么?

央行公告称,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经国务院批准,按照法治化、市场化原则。央行引导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稳定和促进民营企业债券融资。

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由人民银行运用再贷款提供部分初始资金,由专业机构进行市场化运作,通过出售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担保增信等多种方式,重点支持暂时遇到困难,但有市场、有前景、技术有竞争力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

此公告一出,不少人好奇,究竟什么是民企债务融资支持工具?这是新创设的债务融资工具品种吗?

一接近监管部门人士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此举本质上是一整套再保险机制,具体包括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担保增信等多种方式。

“不论是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以及债券信用增进公司等机构,他们在发行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或是提供担保增信的时候,都需要有资金做支撑。央行可能将通过再贷款的方式,给他们提供资金,增强他们为民企融资提供’保险’的能力。”上述接近监管部门人士猜测称。

实际上,挂钩民企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并非新事物。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在2016年发布修订后的《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试点业务规则》(以下简称《业务规则》),以及信用风险缓释合约(CRMA)、信用风险缓释凭证(CRMW)、信用违约互换(CDS)、信用联结票据(CLN)等四份产品指引,这被市场称作“中国版CDS”落地。时隔两年后,2018年10月,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迎来新一批产品,中债信用增进公司在10月创设了三只CRMW产品挂钩债券均为民企,这是历史上首次挂钩了AA+民企债券。被市场看做是一大创新,利于改善民企债券融资的市场预期,提升市场对民企债券的信心。

东方金诚评级副总监俞春江就认为,获得专项资金支持的担保、信用增进等专业机构将扩大信用增进能力,同时加大对民营企业提供信用增进的力度,恢复乃至提升中低信用等级民营企业债券对投资者的吸引力。预计针对民营企业债券创设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也有望扩容。

他还预计,高信用等级民营企业将首先受益,此举能提高债券融资成功率,有效缓解流动性问题,增强抵御经济波动的能力;而中低信用等级民企的债券也有望改善市场预期,并通过信用增进机构的信用增进措施逐步恢复乃至提升市场对其所发债券的信心。

民企债务融资支持工具遵循三原则

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央行运用再贷款提供初始资金,提供给信用增进机构,委托这些增信机构向流动性暂时困难的民企发债提供支持。此前这种直接给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资金的情况非常少,是央行通过扩表带动民企融资扩张。因此,设立民企债务融资支持工具也需要有相应的原则和配套做支持,才能促进其市场化、良性发展。

对此,央行研究局局长徐忠就表示,为了保障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的实施效果,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首先是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央行不直接实施支持计划,而是委托给市场上的专业机构运作,在运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法律法规,遵从契约精神,切实保护民营企业私有产权。

二是有的放矢、适时退出。支持工具以企业自救为前提,重点支持流动性遇到暂时困难民营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遵循阶段性帮扶理念,限期有序退出。

三是防范道德风险。对于扶持的企业,央行将与各省政府合作,协调企业积极制定自救计划,改善经营管理,增强自身抵御风险能力,并对企业规范经营进行跟踪和约束,引导民企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机制、财务管理和信息披露制度,积极瘦身自救,促进民企经营实质性改善。

徐忠还表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要采取一系列配套措施改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环境。

一是引导金融机构改进民企债券投资尽职免责办法,增加违约容忍度,适当提高风险偏好。

二是支持债券信用增进公司和加大民企发债的担保力度。

三是积极发展不良债券处置市场,引导专业机构参与已违约的民企债券交易。

四是完善债券违约处置机制,推动畅通债券违约的司法救济渠道,完善持有人会议制度和受托管理人机制,切实提高民企债券违约处置效率。

五是稳步发展基础的信用衍生品交易,并为金融机构参与信用衍生品交易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

“必须强调的是,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取向发生改变。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基本稳定,银根是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注重定向调控,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徐忠说。

央行逐步落地前期承诺政策

实际上,央行周一晚公布的上述两大政策并非新事物,此前早有透露要落地。

10月19日,央行行长易纲就表示,央行正研究继续出台有针对性的措施,缓解企业融资困难问题:

一是推动实施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计划,通过信用风险缓释为部分发债遇到困难的民营企业提供信用增进服务,带动民营企业整体融资恢复。

二是推进民营企业股权融资支持计划,支持符合条件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发起设立民营企业发展支持基金,为出现资金困难的民营企业提供股权融资支持。

三是央行综合运用再贷款、再贴现、中期借贷便利等货币政策工具,发挥好宏观审慎政策的结构调整功能,支持商业银行扩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

可以看到,易纲所说的上述几天措施近两天均已落地。刘鹤近日也强调,那些为了所谓“个人安全”、不支持民企发展的行为,在政治取向上存在很大问题,必须坚决予以纠正。必须高度重视中小微企业当前面临的暂时困难,采取精准有效措施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市场普遍认为,近几日利好政策密集出台,“政策底”已确立,市场将因利好频出走出底部。广发证券研报就指出,A股的“市场底”常滞后“政策底”,主要源于政策由紧转松初期,市场对政策力度及效果存在分歧;以及部分经济数据仍可能处于惯性下滑态势,投资者对经济担忧未见缓解。

历史经验来看,高级别领导人发声和稳定市场措施的出台有助减缓对政策力度的犹疑,夯实“政策底”,具备阶段性提振市场或缓和下跌幅度的效果。类比几次较大级别的稳定市场措施或高层发声之后的市场表现,企稳或反弹的概率较大。当前解决融资和流动性风险的方案渐进出台,政策暖意缓和投资者担忧,修复市场风险偏好。

浏览 (2038) | 评论 (0) | 评分(0) | 支持(0) | 反对(0) | 发布人:转载于:券商中国
将本文加入收藏夹
 
汉中市银行业协会【官方网站】 地址:汉中市汉台区天汉大道邮政大酒店5层    国家工信部备案号:陕ICP备2023000439号    陕公网安备 61070202000324号